
暑假来临,“神兽”出笼。假期这么长,天天电脑电视游戏机,这可怎么行!不要慌,一起看看没有动画片和电子游戏的古代小朋友都玩些什么?赶紧get同款带回家!
-01-
鲁班锁

鲁班锁,民间也称作孔明锁、八卦锁,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。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,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,叫儿子拆开,儿子忙碌了一夜,终于拆开了,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。
-02-
七巧板

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,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。七巧板,顾名思义,是由七块板组成的,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(1600种以上),例如: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、不规则多边形,还可以拼成各种人物、形象、动物、桥、房、塔等。
-03-
毽子

踢毽子,又叫"打鸡"。起源于汉代,据史料记载,唐宋时期踢毽子在民间流传极广,集市上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;明代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赛;清代达到鼎盛时期,在毽子的制作工艺和踢法技术上,都达到空前的程度。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曾赞美女子踢毽,说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,比下棋还有趣味。
-04-
竹蜻蜓

竹蜻蜓是中国传统民间儿童玩具之一,流传甚广。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。一是竹柄。二是“翅膀”。玩时,双手一搓,然后手一松,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,旋转一会儿后,才会落下来。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,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,将其称为“中国螺旋”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德国人根据“竹蜻蜓”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。
-05-
九连环

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的传统民间的智力玩具,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。它用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,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,并贯以环柄。玩时,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,可使9个圆环分别解开,或合二为一。
-06-
华容道

华容道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,是古老的中国民间益智游戏,以其变化多端、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、独立钻石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“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”。它与七巧板、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还有个代名词叫做“中国的难题”。
-07-
陀螺

陀螺,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玩具之一。在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,就出土了石制的陀螺,因此,陀螺的历史至少也有四千年。古代的陀螺有陶制的、石制的,后来有木制的、塑胶或金属制的。而且会依据不同的玩法和规则制作成圆柱形的、斧形的等。
-08-
空竹

空竹,又名胡敲、空钟等。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“陀螺”演变而来的,典型的空竹有单轮和双轮之分,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,以竹或木制成,两头为两只扁平状的圆轮,轮内空心,轮上挖有四五个小孔,孔内放置竹笛,两轮间有轴相连;单轮的空竹则形如陀螺,一侧有轮。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,故名“空竹”。
-09-
风筝

风筝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,最早并不是玩具,而是用于军事、通讯上传递信息的工具。唐代晚期,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,风一吹,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,于是就有了 “风筝”的叫法。风筝是用细竹条作骨架,贴上鲜艳的纸或丝绸,再画上画。到了宋代,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活动。
-10-
泥叫叫

泥叫叫,又名娃娃哨,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,主要用于儿童玩具和民间祭祀两种用途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泥叫叫作为可以吹的哨子,它五颜六色,外表涂上油后,又黑又亮又好看,适宜儿童玩耍。泥叫叫有很多种,如:鸟哨、鱼哨、猪哨等。